经常性便血可并发哪些症状?
便血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症状,“便血”指的是排出粪便时有血液自肛门内流出。对待便血的很多患者的重视不够;忽视便血的最直接后果是掩盖了对许多疾病的警惕性。武汉国医堂医院胃肠专家指出,便血症状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,而是常常伴随其他的多种并发症一起存在。关于便血并发症状专家介绍如下:
一、腹痛
1.下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,便后腹痛减轻者,多见于细菌性痢疾、溃疡性结肠炎、阿米巴性痢疾等疾病。
2.若为老年人,有高血压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尿病病史,于腹痛后出现便血,应考虑缺血性肠病的可能。
3.慢性反复上腹痛、且呈周期性与节律性,出血后疼痛减轻者,见于消化性溃疡。
4.上腹绞痛或有黄疸伴便血者,应考虑肝、胆道出血。
5.腹痛伴便血还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、肠套叠、肠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。
二、里急后重
肛门重坠感,似为排便未净,排便频繁,但每次排血便量甚少,且排便后未见轻松,提示为肛门、直肠疾病,见于痢疾、溃疡性结肠炎及直肠癌等。
三、发热
便血伴发热常见于传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,如败血症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胃癌、结肠癌等。
四、全身出血倾向
便血伴皮肤黏膜出血者,可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,如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、血友病等。
五、皮肤改变
皮肤有蜘蛛痣及肝掌者,便血可能与门脉高压有关。皮肤与黏膜出现成簇的、细小的呈紫红色或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扩张,提示便血可能由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。
六、腹部肿块、便血伴腹部肿块
应考虑结肠癌、肠结核、肠套叠、Crohn病及小肠良、恶性肿瘤等。
武汉国医堂胃病医院胃肠科作为胃肠病诊疗研究中心附属特色专科,全国胃肠诊疗技术推广基地,自成立以来,严格贯彻实施“中西医结合”的方针,是一所“以传统中医学为主导”“以中西医结合为中心”、“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”、“以患者的健康为宗旨”,集医疗、科研、康复、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胃病医院。地址: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270号太平洋公交站(下车即到)健康热线:027-83990567400-0278-400
一、腹痛
1.下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,便后腹痛减轻者,多见于细菌性痢疾、溃疡性结肠炎、阿米巴性痢疾等疾病。
2.若为老年人,有高血压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尿病病史,于腹痛后出现便血,应考虑缺血性肠病的可能。
3.慢性反复上腹痛、且呈周期性与节律性,出血后疼痛减轻者,见于消化性溃疡。
4.上腹绞痛或有黄疸伴便血者,应考虑肝、胆道出血。
5.腹痛伴便血还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、肠套叠、肠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。
二、里急后重
肛门重坠感,似为排便未净,排便频繁,但每次排血便量甚少,且排便后未见轻松,提示为肛门、直肠疾病,见于痢疾、溃疡性结肠炎及直肠癌等。
三、发热
便血伴发热常见于传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,如败血症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胃癌、结肠癌等。
四、全身出血倾向
便血伴皮肤黏膜出血者,可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,如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、血友病等。
五、皮肤改变
皮肤有蜘蛛痣及肝掌者,便血可能与门脉高压有关。皮肤与黏膜出现成簇的、细小的呈紫红色或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扩张,提示便血可能由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。
六、腹部肿块、便血伴腹部肿块
应考虑结肠癌、肠结核、肠套叠、Crohn病及小肠良、恶性肿瘤等。
武汉国医堂胃病医院胃肠科作为胃肠病诊疗研究中心附属特色专科,全国胃肠诊疗技术推广基地,自成立以来,严格贯彻实施“中西医结合”的方针,是一所“以传统中医学为主导”“以中西医结合为中心”、“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”、“以患者的健康为宗旨”,集医疗、科研、康复、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胃病医院。地址: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270号太平洋公交站(下车即到)健康热线:027-83990567400-0278-400